首页

高跟扎马眼

时间:2025-05-29 21:23:44 作者: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开幕 浏览量:89323

 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徐婧 陈杭)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(简称“2025京杭对话”)2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。活动现场,“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”启动。

  近年来,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显著,沿线城市通过创新方式不断擦亮运河文化名片。开幕式上,海内外学者嘉宾围绕艺术创作、历史文化、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分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成果和经验。

5月29日,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
  “中华民族有两个最骄傲的艺术作品,一个是长城,一个是大运河。”艺术家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自小长在大运河流经的山东,对运河感情颇深。他表示,中国大运河的故事需要更多人讲述,“虽然我的作品走向了世界,但我不忘祖国、不忘传统文化、不忘大运河两岸给我带来的营养。”

 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外籍专家拉斐尔·泽尔贝托称,巴西与中国在运河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契合点。在中国广受欢迎的“卡皮巴拉”水豚原生于南美,巴西与中国可借此深化交流;巴西传统造船技艺面临失传风险,可与中国一样推广运河传统游船旅游项目,保护传统造船技艺。

  “在当代,人们需要联动中外运河城市,以多元形式讲述运河故事。”文化学者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提出,如今讲述大运河的故事,要丰富表现形式,用形象、色彩、语言和影视,共同组成大运河传播绚丽多彩的光谱。

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自2019年创办以来,推动了北京、浙江和杭州等运河沿线省市的交流交往。2025京杭对话以“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”为主题,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、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、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。活动还发布了“京杭对话”大运河吉祥物IP、“京杭对话”大运河潮玩IP和《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》等创新成果,助推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十四届致公·张江论坛举行:科技创新向未来

马耳他圣保罗湾是蓝鳍金枪鱼养殖基地,每年10月是当地的捕捞季,渔获主要用于出口。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前1个月,马耳他驻上海总领事馆联系上海海关,希望推动马耳他蓝鳍金枪鱼参展本届进博会,推动该产品的对华准入议程。

海外华裔青少年在桂林体验中国剪纸

为破解井下温度高、井内压力系统复杂、井下工具易失效的难题,工程技术项目团队研制了抗高温高润滑钻井液,成功使井下钻具抵御高温,并配套使用精细控压设备,精确控制井下异常压力,为后续深层油气藏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。(完)

进博进行时:“中韩企业合作交流会”在沪举办

万佛殿在建筑功能和结构艺术方面达到了统一。万佛殿广深各三间,面阔11.58米,进深10.78米,近正方形。单檐歇山顶,出檐深远,翼角如飞,粗实的檐柱,柱头上仅施阑额而无普拍坊,转角处阑额不出头,行制苍古,唐风犹存,外表古朴劲健。它的斗拱结构别具一格,总高达到174厘米,既保持和继承了唐代硕大雄壮的风格,使建筑轮廓秀美壮观,气势雄浑,最重要的是,它对内减少了梁架跨度的负荷,对外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屋檐,使建筑风格和结构艺术达到了和谐统一。此外,寺庙殿堂不高,但斗拱较多,其高度占柱子高度的一半。并且,殿堂内没有立柱,只有椽扶直达房屋檐外,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。

“我在大陆·天气晴”:台湾青年自媒体创作者泉州行

记者加上好友后,对方发来一段视频,大致内容是一位年轻人近期创业不顺,经历了各种倒霉事,在向母亲吐槽自己的经历时,还没说完母亲就把他最近的事全说了出来,而且一模一样,最后说自己是在“××宝典”请大师算到的,还让年轻人去搜索该宝典。

德籍人士: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“全球南方”指明方向

“在数字化的今天,古老的传拓技艺,仍是复制保存金石文字的最佳方法之一。同时它也因独特的艺术性和表现力,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喜爱。”张衡相信,传拓将成为全球技艺,“因为各国都有众多的文物,需要传拓来保护;同时,作为一种艺术形式,传拓也将焕发更大的活力”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